【低温与特气】简介,第一批认定期刊,省级期刊
作者投稿 期刊基本信息 ![]()
刊名: 低温与特气
Low Temperature and Specialty Gases 主办: 光明化工研究设计院 周期: 双月 出版地:辽宁省大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7-7804 CN: 21-1278/TQ 邮发代号: 8-261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低温与特气 创刊时间:198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4) 主管单位: 光明化工研究设计院 主办单位: 光明化工研究设计院 全国特种气体信息站 编辑单位: 《低温与特气》编辑部 主 编: 林刚 地 址: 大连市甘井子区甘北路34号 邮政编码: 116031 电 话: 0411-85961022 传 真: 0411-85961021 电子邮件: dwytq@qq.com 官方网站: http://www.gmgas.com 国内刊号: CN 21-1278/TQ 国际刊号: ISSN 1007-7804 邮发代号: 8-261 定 价: 15 元/期
|
您当前的位置:低温与特气杂志社 » 欢迎光临
【低温与特气】简介,第一批认定期刊,省级期刊
《低温与特气》(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由光明化工研究设计院主管,光明化工研究设计院、全国特种气体信息站主办的我国特种气体行业中唯一一家正式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本刊主要报道低温与制冷技术,以及特种气体技术,同时承接广告业务。以技术性、实用性内容为主,面向实际,并有部分理论探讨内容。本刊是国内唯一同时介绍低温工程技术与特种气体技术的专业性期刊,具有很大的使用及参考价值。《低温与特气》竭诚为航天、电子、光纤、化工、机械、石油、环保、医疗、食品及军工等领域的科研、设计、生产、使用、教学及管理等部门服务。主要栏目:综述评论、工艺与设备、特气设备、应用技术、分析与测度、低温材料、安全技术、低温容器、经验交流、消息报道、文献消息。
创刊二十余年的《低温与特气》是伴随着中国特种气体事业及低温工程事业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它见证了中国特种气体与低温事业的风风雨雨,成为重要的专业信息交流园地。我刊是我国特种气体行业中唯一一家正式期刊,其报道内容对本行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详细介绍] 【低温与特气】投稿指南>>邮箱投稿
《低温与特气》稿约
《低温与特气》创刊于1983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刊号:ISSN:1007-7804,CN21-1278/TQ)。创刊二十余年的《低温与特气》是伴随着中国特种气体事业及低温工程事业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它见证了中国特种气体与低温事业的风风雨雨,成为重要的专业信息交流园地。我刊是我国特种气体行业中唯一一家正式期刊,其报道内容对本行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低温与特气》竭诚为航天、电子、光纤、化工、机械、石油、环保、医疗、食品、及军工等领域的科研、设计、生产、使用、教学及管理等部门服务。 本刊栏目编排合理有序,刊载内容新颖有创见。所设专栏有:综述评论、低温与制冷、工艺与设备、特气制备、应用技术、分析与测试、安全技术、技术讲座、消息报道等十几个栏目。我刊曾获1998年度化工系统优秀信息成果三等奖,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2002年度全国石化系统优秀期刊三等奖,2005年度全国石化系统优秀期刊二等奖,并被《中国期刊网》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也是《中国化学化工文摘》录用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为便于投稿者了解本刊对撰稿的要求和稿件处理规定,特制定本稿约。来稿务必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精练,并应注意保守国家机密。 1.文稿格式要规范,项目要齐全,按顺序给出:题目(一般不超过20字)、作者(含工作单位、地址、邮编)、摘要(概括地陈述论文研究的目的、观点、方法以及主要结论,200字左右)、关键词(3~8个)、中图分类号(按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英文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摘要及英文关键词(约150个实词)、正文(包括图表不超过6000字)、参考文献(按标准格式书写)、。 2.来稿须一式两份,需提供打印稿,欢迎用E-mail投稿;手写稿请用原稿纸誊写清楚,字迹要工整。 3.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一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使用。文中的各种符号、单位、脚标及大小写均要标注清楚。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用铅笔注明。 4.文中图、表只附最必要的。小图宽度小于7cm,大图宽度为12~15cm之间。插图中的纵、横坐标的标目(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要齐全。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头栏目不宜过繁,表格最宽不超过15cm。 5.来稿若系基金资助课题、攻关项目或博士论文,请分别注明基金资助来源、基金号,项目名称及项目负责人,博士生指导教师等,本刊将优先发表上述稿件。 6.请写明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学历、职称及主要研究方向。 7.参考文献只需择主要者列入,并在正文中作标引。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一般不宜引用。参考文献请按下列格式书写: (1)期 刊: [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 著: [序号] 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3)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保存年. (4)论 文 集: [序号] 作者.题名[C]//论文集名[A].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标 准: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S]. (6)专 利: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 8.稿件文责由作者自负,但《低温与特气》编辑部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 9.论文发表后,向作者赠送当期期刊,并请作者随时将国内外的收录、获奖等信息告知《低温与特气》编辑部。 10.请勿一稿两投。投稿3个月后请与《低温与特气》编辑部联系,经编辑部许可后,方可它投。本刊概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来稿请发至: 大连市甘井子区甘北路34号 《低温与特气》编辑部 收 邮编:116031 电话:0411-85961022、85961021 传真:0411-85961021 E-mail:dwytq@qq.com DWTQ@chinajournal.net.cn dwytq@periodicals.net.cn 《低温与特气》编辑部 共0条 【低温与特气】相关评论 |